首页>检索页>当前

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教育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

发布时间:2024-05-20 作者:杨三喜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杨三喜)近日,“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教育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与会专家学者们围绕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教育的变革与机遇、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生成式AI对研究生能力培养的价值与挑战、人工智能背景下研究生教研学与评价方式改革等主题展开了讨论。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秘书长赵忠升指出人工智能在研究生教育领域的实践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滥用问题,并强调求学问道时需要保持诚实、诚信、诚意三个方面的初心使命,为促进人工智能更好地赋能研究生教育提出了建议。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守训指出,探索人工智能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和推动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对于提升研究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必须认识到未来人工智能的运用对于研究生教育可能产生的挑战和冲击。

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认为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但会淘汰低端智力劳动者,因此研究生教育必须适应这一变化,培养具有高鉴赏水平和高改进能力的人才。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黄荣怀表示,研究生教育要思考学习目标及其认证方式,建立监管框架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优势同时减轻风险。在智能时代应着⼒提升师⽣的胜任⼒、探索并实践数字教学法、合规有序开展⼈机协同教学。

人工智能会不会替代老师,可不可以帮助写论文,可不可以替代传统的教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赵巍胜认为,ChatGPT可以来辅助写论文,但是怎么产生高质量论文,还需要导师的指导。这对导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赵巍胜分享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数智赋能人才质量提升方面的实践和思考。他提出人工智能时代,需要重塑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以人为本,差异化的教,个性化的学,打造新师生、新教学、新资源、新质量,实现研究生教育从数量到质量的提升。

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刘叔文介绍了临床教学的信息化,以“教学考评管”为理念,从五大维度赋能医学生实践技能提升。他强调了医学教育中临床技能训练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学校通过搭建智能教学场景、虚拟仿真临床教学平台,建立智能的助教系统、人工智能学习平台以及智能考核系统等,改进教学和评估过程、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效率的经验做法。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任孟山表示,从内容生成到交互体验,人工智能对新闻传播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提到,尽管技术的进步为新闻传播带来了挑战,但也为教育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方向。他强调了在技术变革时代中保持好奇心和快速适应能力的重要性,以及教育要坚持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社会理解能力、公共服务精神,培育研究生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辨析能力等。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